位于中国西南一隅的贵州,以其多民族聚居的多元文化样貌和原始生态的自然风光,一直吸引着四面八方的人们汇集于此。最近几年,伴随乡村振兴号角的吹响,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在中国大地铺陈开来。地处贵州黔东南州的榕江县,因少数民族村寨众多,民族文化浓郁,村落社会结构完整,且区域内独特的人居环境、建筑形态、民族风俗、在地生活方式保存完好,成为众多艺术实践者们的心仪之地。自去年8月至今,一场集结了人文、学术、艺术、建筑、设计、声音媒体、公益基金、企业机构集体力量的公共艺术行动正在这里展开。
这场公共艺术行动涵盖了什么?
这场主题为「大地之书 · 不止于蓝」的黔东南公共艺术行动,用文献展览、公共建筑、装置艺术、声音景观、影像艺术等方式,以贵州省传统文化艺术和生态文旅资源为依托,以榕江蓝染文化为抓⼿,以公共艺术创作和人居环境空间改造为载体,致力于探讨传统文化转化和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在公共艺术导览与在地体验板块,策展和创作团队以大利、宰荡、加宜三个村寨为艺术实践和改造的据点,从公共艺术的角度出发,将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知名生活方式品牌等多条“活水”引入榕江,分别从在地公共空间生活方式研究(大利)、声音艺术赋能音乐产业(宰荡)、大地艺术与自然教育营地营造(加宜)三条路径激发榕江地区的乡村改造和文旅产业振兴。
此次受邀的艺术家与创作团体本着向大地学习,向这片土地孕育出的文化和自然学习的态度介入采风和创作,他们深入榕江三寨腹地,梳理地域文脉,挖掘公共空间与在地生活方式的关联,基于不同村寨的地形特点和空间形态、区域功能,完成公共艺术作品的构想和实践。整场公共艺术行动以公共艺术展为核心吸引力,在生态自然旅游资源外,希望创造乡村振兴与文旅融合的新样本。
公共艺术行动也是一场村寨艺术导览
2022年8月6日至8月28日是本场黔东南公共艺术行动的展览和导览期。路线涵盖此次公共艺术行动实践的三个据点:大利侗寨、宰荡侗寨、加宜苗寨,走村串寨感受在地艺术体验。
大利侗寨
聚焦在地公共空间改造
建造侗族生活方式研究中心
对大利侗寨进行的艺术实践围绕侗族生活方式研究和在地公共空间改造展开,这其中既包括利用大利在地建筑群进行的空间再造,也包括在尊重当地人生活习俗和传统的基础上,针对外来游客设计的功能性服务场所和设施。依托在地人文,赋能乡村更新。
大利侗寨是黔东南保存最为完整的侗寨之一,当地的侗族人在迁居此地后四百余年的时间里,形成了较为稳定和完整的社会系统。大利寨内侗族文化元素和建筑丰富,鼓楼、萨坛、花桥、古粮仓分布较为集中,但由于所处地形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峡谷,公共空间面积相对较小,仅供当地人日常生活和公共活动使用。
设计师姚量团队联合茶器、家居和生活方式品牌哲品选择从现代公共空间营造入手,在大利侗寨的侗天山居进行了《大地之书公益茶厅 T house》的公共空间改造,在不破坏原本场地风貌的前提下优化建筑空间与景观间的关系。哲品茶厅在侗寨层层叠叠的屋檐下诗意相遇,给大利村带来了有温度的“新派茶生活”体验,同时也可以满足展陈及后期使用的需求。作为一个公益茶厅,未来还可用于接待进入村寨旅行的外来游客,公益茶厅的收益也将反馈给村寨。
去过侗寨的人都会感叹侗族真是一支极具“建筑天赋” 的族群,他们能够就地取材,在丘陵溪谷间修建出如杉树一般高耸的鼓楼和跨越在溪流之上形态各异的花桥(又称“风雨桥”),只是因地形原因,分布相对分散。
建筑师郭廖辉为了强化寨子的中心广场功能,使更多公共事件和展演活动在这里输出,作品《蓝舞台 Blue Square》连接了大利侗寨的古老肌理和大利小学。“Square”有广场的意思,也有正方形的意思。它协调、梳理了广场的空间秩序和公共活动。以轻的构架回应场地的建造传统,利用当地蓝染布的悬挂形式创造出不同的空间体验。
在大利侗寨的河流下游,缘溪行步入自然,山林静谧幽深,一条小径不知延伸何处,眼前是一间透明彩虹光色的茶亭。这是艺术家刘爽创作的《如幻》茶亭,作品以钢和玻璃为主要材质。茶亭的创作汲取了古建筑的灵感,简约当代。太阳月亮星宿,自然与人,影像在彩虹光中重叠改变。调琴,烹茶,共饮,流水潺潺声中远望炊烟。村寨里的人在闲暇时可以游走至周边的梯田,与作品互动。
范明正&赵艳婷作为“在地性”项目研究者,二人长期合作进行艺术创作与项目策划。此次他们创作的《侗乡忆·脊》系列作品以大利侗寨民居为创作元素,选用蓝靛染、植物染的手织布,将民居瓦片层层包裹起来。从建筑结构中抽离出来的青瓦,经过包裹并重组,被静静安置于大利古老的石板路上,希望引发观众对日常事物的重新审视——包裹之后原物的“消失不见”,手织布以及蓝染、植物染所代表的传统手工业渐行渐远,重组后的青瓦所蕴含的形式之美等。
宰荡侗寨
从会唱歌的橙子到会唱歌的寨子
艺术与主题文旅的新尝试
宰荡最吸引人的是侗族大歌。
宰荡下寨原来已有一座室内乡建空间,此次行动在这里引入了由贾立、龙胜海、侯安生联袂呈现的《万物作》展览空间。公共空间部分,一座较大的鼓楼和戏台被改造为游客体验在地文化的中心。
在宰荡上寨的一座花桥上,设有《侗族大歌声音文献》公益展示项目(艺文力创始人汪莎策划)——《会唱歌的寨子》。项目灵感源于策展人汪莎作为志愿者参与的《会唱歌的橙子》公益项目。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侗族大歌的传承靠的是口口相传。侗族歌师是侗民族音乐的传人。在宰荡,一入夜,孩子们就开始三三两两自发到歌师家学唱歌。“会唱歌的橙子”公益项目将专门用来资助村寨里的侗族歌师和用于鼓励学侗族大歌的孩子。后来汪莎作为跨界策划人在当地发起了“会唱歌的寨子”的声图创作计划,邀请小河、莫西子诗、金竹乐团等音乐人及艺术家ALEI等,与侗族大歌跨界创作,以线上展演的方式打造艺术及文旅项目,让侗族大歌引起了更多关注,也让“会唱歌的寨子”成为独树一帜的文旅体验项目。
《会唱歌的寨子——侗族大歌文献展》从侗族历史、侗族大歌的沿袭与传承,以及声音景观、正在进行的声图艺术计划记录等各个角度展示了侗族大歌如果在当下的情境下被传承与创新。
音乐家、艺术家殷漪基于对“声音”深度的思考和研究,为宰荡带来的艺术项目名为“如初——为宰荡侗族大歌儿童歌队而做”。“我想为宰荡的儿童做一个东西,做一个本地村民可以日常使用的东西。同时在某种艺术语境到来的时候,它又具有一种艺术作品的特质。于是,据说起源于拜占庭的旋转木马被挪用到这里,宰荡侗族大歌的童声又被挪动至旋转木马周围。它们在此相遇,就如本地与外来的相遇。”殷漪说道。
当游客来到侗寨的时候,如果错过了侗族大歌的表演时间,他们便可以在这座旋转木马旁听到当地最淳朴的孩子们演唱的侗族大歌。
“元造”团队陈俊元、郑博文、于晓萌带来的宰荡“千回百转 · 编织侗寨”工作坊活动方案,基于对宰荡村侗族社区当代生活生产活动的观察,发现“白色垃圾”对村落与自然共生关系的破坏。如何与当地社区一起将“废塑料”作为宝贵资源重新纳入村庄的生活,是“元造”在该项目中的目标。他们的艺术实践项目以“永续设计 以物换物”为理念,一方面正视村庄现有塑料废料问题,用创意设计提升材料价值;另一方面,项目也邀请宰荡社区居民共同创作,以期相互激发,探索传统文化与可持续的关系。
無名营造社设立于日本京都,自2017年6月归国返乡落户贵州黔东南黎平县,由一群关心中国乡土地域建筑实践的青年建筑师所构成。在宰荡的一处户外空间,无名营造社青年建筑师陈国栋设计了休息站《廊与亭》。场地位于宰荡村与加所村之间,一段长约40米的东西村道,道路的北侧是高耸的山体,南侧是向下垂直落差约4米的陡坡,坡度几乎垂直,陡坡下是稻田和泥沼。构筑物就设置在公路南侧与陡坡顶部边缘之间的2.5米至1.2米不规则细长场地之中。在这个场域内,它将是引导两个村落的动线与明灯,把山林、农田,自然的风雨囊括其中,它也是人群来往时稍作停歇的风雨亭和村民结伴相约的社交点。
设计师最早想做这个项目,是因为看到附近的田间有非常多放学玩耍的孩子,为了让孩子们在遇到下雨和其他极端天气有地方可以遮风避雨,设计师设计了廊亭,同时这里也是村民歇脚和等待的驿站。
加宜苗寨
大地艺术与自然教育营地营造
加宜是三座村寨中唯一的苗族村寨,坐落于黔东南月亮山大山深处,若隐若现的梯田与云雾为这座建造在山脊上的古老村寨笼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在创作团队眼中,加宜大面积的成片梯田和梯田外高远广阔的景致,拥有打造乡村民宿集群和自然教育营地的极佳潜质。
不同于侗寨拥有形态各异的建筑,加宜苗寨依山而建,平地面积较小,当地除了一座小小的芦笙广场,几乎没有多余的公共空间。同时,加宜苗寨老寨村民逐渐往新寨迁移,也造成老寨的空心化现象。在加宜公共空间的改造上,无名营造社创始人陈国栋将一座211平方米的苗族传统木构民居改造为《加宜剧场》。作品试图为加宜建构新的“公共社交空间”,成为外来人士与本土村民良性对话的社交场所。作品试图以简单的设计语言,在尊重老民居历史脉络和结构逻辑的基础上,解决老民居低矮、闭塞、老旧化严重等物理空间问题。横向解放原建筑的空间立面,让建筑更具包容开放属性;竖向串联上下层的空间整合,创造出具交流、教室、展览、咖啡、集会、休闲驻留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元化复合型公共剧场。加宜剧场一层底部用来展示靳阳的《祭天神》装置。二层展示了江一燕创作的摄影作品《万物有爱》。
利用户外梯田,艺术家王茂以太阳能灯管为主要材质,创作了灯光艺术装置《涟漪》。加宜是黔东南地区最早种植水稻的地区,在王茂看来,如今大面积种植有杂交水稻的加宜梯田仿佛就是这片涟漪,时代、生产关系、民族、社会架构、生活方式……都在这里留下交错的痕迹。这件作品在白天并不起眼,当夜幕降临,它将如大地的涟漪般自然浮现。
艺术家吕文婷《活着的牛棚》借由古苗人万物有灵的宇宙观,结合几何图形和图腾感的绘画,改造了当地的一处牛棚。牛棚的改造是由牛棚主人与艺术家共同完成的,苗族图腾和元素的出现使牛棚变得有趣而生动。苗族人与动物之间有着很强共生和情感关系。这里的牛棚一层养牛,二层住人,大多建造在梯田上,牛棚主人从牛棚回家通常要翻越许多层梯田,因此很多牛棚主人每天会从家里带饭来牛棚与自己的牛一起生活,这也是当地特有的一种生活方式。这件作品将牛棚内农人夫妻和牛生活的烟火气,与外部带来的关注和想象连接起来。
古老的吊脚楼和粮仓在加宜也比较常见,加宜境内有100余座粮仓,其中的一部分也被挑选改造为冥想空间,供前来旅行的都市人,在村寨中享有一处安放心灵、沉思冥想的去处。朱赢椿“虫子电影院”致力于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他将一座新的“虫子电影院”落地于加宜小学,起名为“云朵的虫子电影院”,在有云海的日子,自然景观与大地景观将在这里相遇。
影像展演部分,导演、视觉艺术家朱云创作的作品《古州物语》,讲述了一个外来人口与在地文化相互碰撞、交融的故事。“李利是我发现的一个外来人口和在地文化的桥梁,我惊奇的发现我们在某个时空惊人的吻合,这让我无法转移注意力,而在地艺术的形式,很多时候也是这样一种分身。如果问我心里的美好愿景是什么,包容、开放的心态,或许是我对生存环境的期待;寻找桥梁穿越文化间隙,在边缘探索,是现阶段我对自己的渴求。”
据悉,本届中国·榕江蓝染⽂化艺术周暨黔东南公共艺术⾏动的开幕式、论坛、展演拟于2022年8⽉18⽇-8⽉20日在榕江县举办。公共艺术导览(展)部分持续展出。活动希望进⼀步发挥贵州在传统文化与生态资源的优势,以“连接、融合、赋能”为主导,以“艺文”与“传承”为主线, 通过艺术与文化的力量,集结更多资源赋能当地文旅产业,通过对贵州源远流长的非遗⽂化及绿色可持续生活方式进行全面挖掘、梳理及传播,给予优秀的传统文化工艺新的理念和设计,继而融入人们的健康生活之中,创造美好生活方式新潮流,打造创新、跨界融合的交流平台,为贵州传统文化旅游产业转化及飞速发展、乡村振兴做出积极贡献。
(作者:台馨遥,本文图片提供:艺文力)
活动地址:大利侗寨
活动时间: 2022-08-06 00:00:00 2022-08-20 23:59:00
联系人:白展堂
联系电话:18662440350
活动地点:大利侗寨、宰荡侗寨、加宜苗寨,
活动时间:8月6日-8月20日